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医药科学》 > 2011年第7期
编号:13190244
医疗安全?首先要医生安全(1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4月1日 医师报 李晓雅 王天鹅
第1页

    参见附件。

     近年来,随着医疗纠纷的出现,医生挨打受骂的事件频发,而每次事件后,随之而来的就是对医患关系的褒贬之声,不久便又归于平静,直到另一次医疗行业暴力事件的发生。如此反复使医生安全已经不再是一个新鲜话题,北京医师协会的数据显示,1998~2001年,北京400多家医院共发生殴打医务人员事件502起,影响医院正常诊疗秩序事件1567起。直到现在,暴力事件仍未得到制止。

    4月初,两天内三名医务人员被打,广东省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人人自危。医院除安排被打医务人员在家休息,并接受心理辅导外,医院工会还聘请专业人员来教授女医生、女护士学习擒拿格斗,用于防身。

    消息一出,舆论一片哗然。有的认为这是一种讽刺,医生都学防身术了,那患者该学什么?有的认为,这是医院的无奈之举,医方并没有过错,学习防身术可谓是当前医患环境下的悲哀。更有人追问,医务人员在执业期间无故被打,这样的事情频频上演,到底怎样做才能保证医生的安全?不要再让无辜的医务人员流血流泪了!

    而就在此后不久,4月19日,在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超声诊断室发生一起行凶伤人事件。甲状腺癌患者小王在该院进行B超检查后颈部疼痛难忍,加之病情恶化让他自感医治无望,由此对26岁的B超孙医生产生了怨恨,认为她“在B超检查中下手过重,导致其病情加重”,后持刀到医院将孙医生捅伤,孙医生抢救无效死亡。

    面对一桩桩血案,“保障医生安全”这个话题再一次被推到风口浪尖。有专家表示,其实医生的安全不只是人身安全,还包含执业安全、职业安全等,而要保障其安全,则需要政策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、患者三方共同的努力。

    暴力事件频发,医院推出各种“防身术”

    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,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,2004年至今,至少有30多名医务人员被打受伤,至于被辱骂、恐吓、威胁者更是不计其数,急诊室更是医生护士被打的“重灾区”。为此,医院不得不推出培训医务人员“防身术”的办法。

    实际上,早在几年前的河南三门峡某医院,就出现过相似的一幕,医生们为了防止被患者打,平时练武以求自卫。为对抗暴力患者,香港2万医护人员早在2005年就开始学习自卫防身术。在知名的华西医院,则出现过为医生配保镖的方式。

    对于医院纷纷推出各种形式“防身术”的怪现状,几乎所有专家都认为,这既是对社会的讽刺,又体现了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悲哀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,详见PDF附件